top of page
1. 接納情緒的存在
1001.情緒到處遊
教案下載
撰寫:梁芷萁
簡介:透過挑選代表自己一週狀態的圖片並分享相關事件,參與者從情緒卡中選出對應情緒並解釋原因,其他組員亦可選卡回應並分享感受。活動包括高舉鼓勵語、反思情緒辨識困難及釋放情緒的方法,亦可加入更多情緒詞彙以提升難度。
1002.Acceptance of Emotion
教案下載
撰寫:陳綺菱
簡介:透過畫圖或選擇情緒圖卡,參與者回顧近期經歷的3至5種情緒,並以貼紙貼在紙製溫度計上表示情緒強度。活動中引導說出情緒原因、反應方式及後續行動,針對不當行為則說明原因並討論下次可行表達方式。
1003.情緒守護精靈
教案下載
撰寫:蔡志豪
簡介:透過製作四葉草情緒卡,參與者為不同顏色情緒畫上守護精靈並命名,再以聲音、動作、表情模仿情緒進行配對與分享,最後建立安撫情緒的「魔法咒語」,並裝上指針讓參與者在情緒出現時指出守護精靈並向他人表達情緒。
1004.情緒對對碰
教案下載
撰寫:黃凱祺
簡介:透過抽取顏色小球並對應情緒圖片,參與者分享相關情緒經驗,並觀察全體配對結果。教師引導討論顏色與情緒間的聯想差異,最後讓參與者在小卡上以顏色繪出情緒圖案,作為隨身辨識與表達工具。
1005.情緒乒乓
教案下載
撰寫:吳淑芳
簡介:透過拋接乒乓波的互動活動,參與者在不同回合中配合變化動作與挑戰,體驗與夥伴協調與失誤過程,並於活動後反思拋接時的感覺、情緒變化及情緒對身體與表現的影響。
1006.情緒食譜
教案下載
撰寫:李恩霖
簡介:透過食物比喻不同情緒,參與者依情境創作「情緒食譜」,並為其命名及畫出內容,接著輪流分享食譜中食物所代表的情緒與背後意義,最後反思飲食與情緒之間的連結與影響。
2. 理解情緒的功能
2001.情緒的超能力卡
教案下載
撰寫:陳嘉敏
簡介:透過分組製作情緒卡,參與者在卡片上寫上不同情緒名稱,並抽取卡片說明該情緒的「超能力」及身體反應,可舉生活例子輔助說明。活動亦包括討論如果沒有這些情緒會怎樣,最後每人為所抽情緒設計動作及繪畫「超能力徽章」,加深對情緒的理解。
2002.情緒顏色卡
教案下載
撰寫:蔡佩茵
簡介:透過使用紅、黃、綠三色卡片代表不同程度的情緒,參與者根據指定情境選擇相應顏色卡並分組站位,再透過教師提問,引導討論情緒的功能、身體反應及回復平靜的方法,讓參與者覺察並表達自身情緒經驗。
2003.情緒,跟你做個Friend
教案下載
撰寫:梁昌文
簡介:透過觀看短片、圖畫辨識、鏡子模仿與情境分享,參與者學習分辨「開心」、「不開心」、「害怕」及「憤怒」四種情緒,並於遊戲中透過呼拉圈移動與表情模仿進行練習,最後結合情境圖說出自身情緒反應與原因。
3. 表達適當的情緒
3001.情緒週記
教案下載
撰寫:江浩然
簡介:透過將A4紙摺疊並繪畫畫框,參與者以不同顏色黏土填滿畫框,表示過去一週各種情緒的比例,再於中間空白位置以文字、圖畫或黏土表達其中一個情緒最強烈的事件,最後進行分享與提問。
3002.情緒飛機
教案下載
撰寫:李碧珊
簡介:透過在紙上書寫情緒並摺成紙飛機,參與者可自由選擇時間將飛機放飛,象徵釋放情緒,並拾起他人飛機放至桌面。活動後進行小組反思,討論書寫、起飛與被接納的感受。年幼者以繪畫和摺紙方式進行,引導討論感受與過程。
3003.情緒與顏色區域配對
教案下載
撰寫:譚雅媚
簡介:透過使用情緒卡與紅、黃、藍、綠四色區域配對,參與者學習將情緒分類並進行小組討論,探討每種情緒對應的行為建議與調節方法,並分享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曾採取的行動與應對經驗。
3004.情緒盲盒
教案下載
撰寫:簡嘉麗
簡介:透過抽取神秘盲盒並使用情緒三步驟,參與者表達打開盒子後的情緒反應。內容包括完成隨機任務、選擇合作方式及反思自身感受,並在小組中討論意外經驗、應對方式與生活中類似的情境處理。
3005.情緒對話盒
教案下載
撰寫:潘汶姿
簡介:透過製作內外層紙盒,參與者在外層畫出他人看到的情緒,內層表達真實感受,並於小組中猜測與分享藏起情緒的原因,討論情緒差異與表達時機。幼兒版以貼紙與簡化引導進行,最後可將紙盒掛成情緒樹展示。
3006.積木說情緒
教案下載
撰寫:彭曉筠
簡介:透過選擇顏色積木代表特定情緒並分享經歷,參與者進行配對與創作活動,再根據不同情境砌出具象形狀表達感受,最後進行反思討論顏色與情緒的關聯及表達方式。幼兒可搭配繪本與著色活動進行情緒辨識與分享。
4. 調節情緒的強度
4001.氣球吹一吹
教案下載
撰寫:楊諾瑤
簡介:透過在氣球上畫表情並根據事件吹脹氣球,參與者分享情緒經歷及強度,觀察氣球變化並釋放氣球象徵釋放情緒。年紀較小者以壓力球進行顏色情緒配對、動作表達及按壓釋放,再進行反思與感受分享。
5. 運用情緒解決困擾
5001.情緒需求握握手
教案下載
撰寫:梁妙然
簡介:透過二人一組分享情緒困擾,選出一方的情緒進行探索,將情緒與需求貼紙貼於手上並握手確認理解,之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。全班輪流分享,再以匿名方式書寫鼓勵語句,最後閱讀鼓勵內容並進行小組反思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