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傷知情教育如何在校園落實:催眠能否提供幫助?
- Hypnosis Institute

- Jul 12
- 2 min read
在近年教育界的心理健康討論中,「創傷知情教育」逐漸成為重要方向。無論是家庭變故、校園欺凌、社會事件或突發事故,這些經歷可能在學生心中留下長期影響,甚至造成焦慮、退縮、情緒不穩與行為偏差。
香港的教育現場中,不少教師與輔導人員開始關注學生的心理承載力與復原力。創傷知情教育的核心理念是:「學生不是有問題的人,而是經歷過難題的人」,學校要以理解與支持取代懲罰與責備,協助學生安全地與自己的情緒建立連結。
然而,知識性的理解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戰是:當學生進入情緒崩潰、解離反應或行為失控時,教師或輔導員如何有效介入?這時,催眠技術作為一種溫和、非侵入性的心理支援方式,正逐漸被納入創傷教育工具之一。
自我催眠與催眠式呼吸練習,不需要學生重新講述創傷內容,也不會觸發過度情緒反應。它透過結構化語言、聲音節奏與呼吸引導,引領學生進入一種安全且安定的內在狀態,有助於大腦從過度警覺(fight-or-flight)切換至調節狀態(rest-and-digest),讓情緒得以穩定。
Hypnosis Institute 在校園合作項目中,已為部分輔導老師提供創傷敏感的催眠訓練模組,協助教師建立語言引導技巧,並使用短時段自我催眠訓練,穩定學生在創傷反應中的自律神經系統。這些技巧不僅用於個別輔導,亦適合班級活動或情緒教育課堂中使用。
透過催眠語言的訓練,教師能建立更安全、穩定與非批判性的溝通方式,這不只是技術,更是營造信任氛圍的心理語言結構。
落實創傷知情教育,最終目標並非治療每一個經歷創傷的學生,而是讓每位教育者都具備足夠的心理工具,陪伴他們走過情緒風暴,重建心理安全。
一站式︱心理學︱企業及學校培訓
拋棄公式培訓,我們關心機構的培訓需求

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