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焦慮與身體症狀:學校如何及早介入?
- Hypnosis Institute

- Jul 12
- 2 min read
在香港校園中,越來越多青少年出現焦慮相關的身體症狀,包括心悸、頭痛、失眠、腸胃不適,甚至暈眩與過度換氣等反應。這些症狀往往不是由器質性疾病引起,而是源於持續性的心理壓力所導致的身心反應。
青少年的神經系統發展尚未成熟,面對考試、社交、人際衝突與家庭壓力時,更容易產生放大反應。然而,許多學生缺乏對自身情緒與身體狀態的覺察能力,也未學習到如何調節大腦與身體之間的壓力訊號,長期下來可能發展為慢性焦慮或逃避型行為。
學校作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場域,若能及早發現這類現象並介入,將能有效減少心理問題惡化的風險。近半年來,部分中學與大專院校開始引入心理訓練介入模型,其中包括一系列的「催眠式呼吸練習」與「自我催眠技巧訓練」,幫助學生提升對身心狀態的感知與自我調節能力。
自我催眠訓練不涉及外在控制或治療意圖,而是一種內在資源開發技巧。透過語言引導與重複節奏的呼吸調整,學生能在短時間內進入安定的內在空間,從而平衡自律神經反應,改善焦慮帶來的身體不適。
Hypnosis Institute 近期為部分學校提供的內部訓練中,設計了針對青少年身心壓力的放鬆模組,內容包含催眠式語言結構、情境引導、深層呼吸與身體釋壓練習。學生反映訓練後的最大改變,是「更快察覺自己要爆炸前的身體訊號」,並懂得如何自我處理,不再一味壓抑或逃避。
對學校而言,這種非藥物、無侵入性的心理訓練,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,也為校園建立一套情緒防衛機制。提早進行介入教育,是打造心理安全學習環境的關鍵一步。
青少年的穩定,不只是行為上的安分,而是內在情緒與身體達成一致的成熟表現。當學校協助他們擁有這種自我調節能力,他們也將更有能力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與壓力。
一站式︱心理學︱企業及學校培訓
拋棄公式培訓,我們關心機構的培訓需求

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