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情緒教育與潛意識連結:催眠式活動在教室中的實驗成果

情緒教育已成為香港校園近年的重點方向。從品格教育、班級經營到生命課程,越來越多學校試圖幫助學生學會認識、表達與調節情緒。但在實際執行中,教師與學校常遇到一個困難:情緒不是知識,不能靠說明理解,更不能單靠邏輯控制。


這時,潛意識訓練便成為情緒教育中被忽視但極為關鍵的一環。透過與潛意識連結的教學策略,學生能從身體與內在經驗中學習與情緒共處,而非只是被動接受教條。


在 Hypnosis Institute 近期與數間本地中學合作的課堂設計中,都引入一系列「催眠式活動」,包括催眠式呼吸練習、自我催眠引導寫作、故事聯想式放鬆練習等。這些活動無需進入深度催眠狀態,而是將催眠語言結構與學生的感官經驗結合,讓其在輕鬆、安全的狀態下探索自己的情緒。


例如,在一次針對中三學生的課堂中,教師帶領學生閉上眼睛,透過聲音語調與呼吸節奏引導學生「進入一個可以安心思考的空間」,接著以引導式寫作方式邀請他們表達當週感受。結果顯示,多數學生能更具體地描述情緒,並願意以更平和的態度與同儕交流。


這類催眠式活動有三項明顯效益:

  1. 有效減少師生在教學中情緒對抗的強度

  2. 增加學生對自己內在狀態的覺察與詞彙能力

  3. 提升課堂參與度與整體班級情緒穩定性


而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亦表示:「這讓我重新感受到教學的溫度,也更理解學生其實只是需要一個安心的空間。」


催眠式活動不一定要專業催眠師才能實施,經過適當訓練後,教師能在一般課堂中靈活使用這些技巧,讓情緒教育從語言走進學生的內在經驗,真正落地。


一站式︱心理學︱企業及學校培訓

拋棄公式培訓,我們關心機構的培訓需求


中學生在課堂中閉眼進行催眠式放鬆練習,課室氣氛安靜且穩定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